欢迎来到新安人才网职业培训中心
教务通知

实施零缺陷管理的“三个基础”

2010年11月05日 17:59    浏览次数 374人

什么是零缺陷管理

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零缺陷管理最早应用于美国马丁马里塔公司(Martin Marietta Materials Inc.)的奥兰多事业部,又称零缺点。

1962 年该公司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解决确保质量按期交货的矛盾,首先在制造部门实施零缺点计划,获得了成功。第二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零缺点计划,并增加了消除错误原因建议这一重要内容,从而使无缺点计划更加完善。1964年初,美国国防部正式要求军工系统的企业普遍采用零缺点计划,许多民用工业企业也相继实施零缺点计划。19655月,日本电气股份公司首先在日本开展了零缺陷管理,称为零缺陷运动。日本一协会还专门向美国派遣了零缺点计划考察团,并组织了推进零缺点计划研究会。仅一年多的时间。在日本开展零缺点运动的公司就有100多家。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企业员工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是以抛弃缺点难免论,树立无缺点的哲学观念为指导,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开始就正确地进行工作,以完全消除工作缺点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活动。

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它要求员工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树立零缺点的理念,必需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下三种观念:

抛弃人们难免犯错误的难免论。一般认为人总是要犯错误的,所以对于工作中的缺点和出现不合格品持容忍态度,不少企业还设立事故率、次品率等,纵容人们的这种观念。零缺点管理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它抛弃难免论,认为人都有一种求全的基本欲望,希望不犯错误,把工作搞好。

每一个员工都是主角。在一般的企业管理思想中,管理者是主角,他们决定着工作标准和内容,员工只能照章办事。零缺点管理要求把每一个员工却当作主角,认为只有全体员工都求握了零缺点的思想,人人想方设法消除工作缺点,才会有真正的零缺点运动,管理者则是帮助并赋予他们正确的工作动机。

强调心理建设的观念。传统的经营管理方法侧重于技术处理,赋予员工以正确的工作方法。零缺点管理则不同,它侧重于心理建设,赋予员工以无误地进行工作的动机,认为做工作的人具有复杂心理,如果没有无误地进行工作的愿望,工作方法再好,也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得完美元缺。

即使您现在不知道零缺陷管理是什么,能够理解,并赞同以上三个观点,并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加以贯彻、应用,也能如获得万灵药般产生积极效果。

关注我们
相关咨询
合肥校:庐阳区濉溪路278号财富广场A座1003室
芜湖校:芜湖市镜湖区伟星时代金融中心17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