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者,都喜欢一个听你的话、尊重你、而且踏踏实实跟着你干的下属,现实中往往却是,许多领导者连这些最起码的要求也几乎成为了奢望。他们常常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也时不时被下属的阳奉阴违、踢皮球式的责难以及不屑的眼神、对立的行为所伤害。
对于现实中遭受这些“待遇”的领导者本身而言,他们应该是一个比较失败的管理者,就很应该反省一下你的领导风格与措施损伤到了下属,而下属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你的领导观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义与方针,那就应该很好的找准原因,拿出满足下属合理要求的方法与艺术,让下属真正的“懂你”。
1 、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声音
将《潜伏》中站长作为领导人摘出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他是非常失败的。因为作为下属的副站长就跟他不是一条心,虽然表面“懂他”但实则是有效利用了他。其实站长并没有处理好他与下属的关系,才导致了以前的行动队长马奎暗地查他,稽查处长陆桥山搜集他的证据,余则成潜伏利用他而使他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站长的下属心里都有自己盘算好的小久久,而没有形成同一个目标和用同一种声音说话的领导力。
在如今的许多企业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一个团队中,领导者将基本的目标要告诉下属,始终不渝的使下属与之保持一致,接下来才能谈得上用声音与行动去完成,争取做到把握下属需要的层次是前提,科学对待下属要求是关键。
2 、主导需求优先一碗水端平
一个企业、团队或组织中,领导者或许会管理着不同级别的更小单位、团队与组织,总计起来或许有成百上千号的人,对于不同的下属职能部门与单位组织,各自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下属和下属职能部门,作为领导者此时更应该清醒,这些下属们都在相互间暗自较劲、对比,同时也在与领导者进行着“暗战”,看看你这位领导者是不是偏听偏信,心有所属。一旦领导者有偏向和不公平出现,则会成为引发“巴尔干”的导火索,下属会有不尽的烦恼与强词夺理的数种理由来列数。
说到这里,许多领导者或许者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而领导者此时需要借用时间管理中的“轻、重、缓、急”来解决下属的需求问题。先考虑急待解决的事宜,然后依次逐步解决,不能仅从要求者个人角度考虑,还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全局来衡量,防止出现不公现象。
3 、轻易别应承未雨绸缪
事情往往都有两面性,但作为领导者来讲,做到未雨绸缪不轻易给下属答应或承诺是领导者应具备的修养与素质,因为领导者会常常扮演决定者的角色,既便能够轻而易举能够做的决定和答应的事情,也要考虑三分后再做答复,或者将时间顺延,与相关领导或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后再视能否满足情况和需求做以答复。
另外一方面,领导者还可以事先针对下属提可能或即将是出的要求,事先拿出来初步解决方案,当下属提出来后,也就不会被动接受或做决定,就可以未雨绸缪般主动地有计划地予以满足。
不论是领导对下属,还是下属对领导,都需要相互读懂对方,因为在大谈“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当中,需要这些来构建“和谐共赢”。